您现在的位置: 八角茴香 > 八角茴香入药部位 > 正文 > 正文

我国5大备受争议的名小吃,本地人吃不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5/3/7 10:43:15

我们国家地大物博,幅员辽阔,可以说是五里不同风,八里不同俗,只是短短的几公里,可能就导致说话的方言不同,之所以成为习俗,就是从祖上就传下来的风俗。当然,既然是风俗当然也会衍生出来很多当地风俗相关的特色美食,一般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,除了去身临其境地感受美丽的风景,其次肯定就是看看当地都有什么好吃的。

地方美食不仅是风俗的演化,也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经典小吃,由于现在信息的发达,很多特色小吃被美食博主和各路食客所挖掘传播,尤其是各个主播的纷纷打卡,更让钟爱没事的广大朋友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了。

可是并不是说有的传统美食小吃所有人都喜欢的,甚至有很多人不远万里,翻山越岭也要去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小吃,但是总有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的“美食”。那我们就来看看都有哪些美食是当地人当成宝,但是外地人接受不了的美食吧。

一、庵汤

“一汤传三代,人走汤还在”说的就是贵州的庵汤,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庵汤的味道,据说像极了馊了一百年的“泔水”,发酵的时间越长,味道就越正宗。

庵汤的由来是经历了艰苦岁月,以前大山里的生活都非常的艰苦,吃不完的饭菜也舍不得扔掉,都会倒入一个巨大的坛子里面,为了防止变质,会加入一些白酒进行发酵,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庵汤。可能对于我们觉得庵汤难以下咽,但是在当地的人想要喝一碗百年庵汤,需要用一大碗肉才能换来一碗庵汤。

这样的稀世珍品,你想要挑战吗?

二、牛瘪汤

黔东南招待贵客的美食,就是这道牛瘪汤,乍一听名字是不是以为是牛肚汤,或者是牛杂汤,其实并不是你想的那样,牛瘪汤还有一个名字叫作牛屎汤,这样一听是不是瞬间就失去兴趣了,可你要知道,这可是招待贵客的一道特色美食,而在当地侗族喜欢吃发酸的食物,所以当地的酸鱼和酸肉非常的有名,第一次尝试这些的游客肯定是接受不了的,但是听说多尝试几次反而会“上头”。

牛瘪汤,称自己是黑暗料理界的第二,没人敢称第一,它是由牛吃进去的草还没来及消化进入肠道的未消化食物,侗族人会购买一整颗牛胃,剖开后其中的牛瘪可以做火锅也可以熬成汤,不仅相当的美味,还可以预防肠胃疾病的频发,所以牛瘪汤是当地人心尖尖上的美食汤品。

虽然是跟牛粪没有关系,但是山享看到了还是下不去口啊。

三、豆汁儿

北京的豆汁儿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,这可是当地人最爱的小吃之一,包括明星中的杨幂也曾在访谈中多次提到,是不折不扣的经典美食,非常的喜欢。而由于明星的“代言”和各个网红的纷纷打卡,让挑战北京豆汁儿在网络上“红透了半边天”,尤其是很多南方的朋友搭着飞机,坐着高铁也要跑到北京去尝一尝这碗豆汁儿。

虽然是大家都去挑战豆汁儿,但确实也没有几个完成了挑战,基本上尝试过的没有几个说好喝的,其实豆汁儿使用磨好的豆浆静置3天发酵而成的,再加上熬制美味的豆汁儿就出锅了,一口焦圈,一口咸菜,一口豆汁儿,那可真是北京人的幸福时刻,而豆汁儿中的微生物和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,对肠胃是非常有益的。

你们尝试过豆汁儿吗?

四、臭鳜鱼

跟臭有关的美食,大家一般都可以想到,臭豆腐和猪大肠,但是臭鳜鱼的味道应该是没几个人能够顶住吧。

俗话说的好“闻着臭,吃着香”这应该是形容臭鳜鱼最贴切的句子了吧,臭鳜鱼在徽州可是出了名的美味,当地人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吃上这样一道菜,腌鲜在当地是指臭的意思,而腌鲜鱼就是指的臭鳜鱼,用淡盐水腌制一周,鳜鱼就会发出淡淡的臭味,而这个时候配上相应的配料和食材先炸制金黄,在加上猪肉炖煮,这样的一道臭鳜鱼就做好了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尝过这道菜,山享有点想要尝试一下。

五、毛蛋

南京的毛鸡可以称得上是最近最火热的美食了,毛鸡蛋跟活珠子可不一样,活珠子是胚胎已经成型,但是还没有长成小鸡的形状,而毛鸡蛋则是已经长成并且带有一点点的毛,小鸡爪、小鸡翅、小鸡毛应有的都有了,是已经停止发育雏鸡死在蛋壳中的蛋,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并没有什么区别,但是营养价值和含量就有非常大的区别了。

口感上毛蛋带有一定的肉感,而活珠子会更鲜美一点,还是要看个人的口味需求来进行选择,看到毛鸡蛋内部这个样子,你还敢下口吗?总之山享是下不了口。

如果不敢尝试的可以尝试一下活珠子也是可以,适口性更好而且味道也非常鲜美。山享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炖煮活珠子的香料配方,山享是炖煮30枚活珠子的量,大家可以酌情增减。

八角10克、花椒15克

干辣椒50克、桂皮10克

香叶3克,白芷8克

小茴香8克

我们的店铺里有家常必备的炖肉料包供大家选择,省去了自己搭配的麻烦,选用的香料质量优等,种类齐全。如有有需要可以通过链接购买。

以上5种特色美食,你都吃过几种呢?可以留言告诉山享你最喜欢的和最拒绝的一道,也可以在评论区谈论一下你尝试过奇葩美食的感言。

如果您对香辛料感兴趣的话,也可以私信和评论,我也会一一回复您的。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jiaohuixianga.com/rybw/25428.html
热点文章
推荐文章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八角茴香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

冀ICP备202102546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