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记得叫醒我
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情况下市民食物安全供给,重庆市科技局组织重庆大学、西南大学、市农科院、市中药院等高校院所的有关专家,就日常鲜活及易腐食材的采购、家庭安全贮藏、厨房合理加工、餐桌合理消费等相关知识进行介绍,供广大市民参考使用,以有效减少食材浪费、确保食品安全。
此文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杨勇团队供稿
LOMO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,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。
对热爱生活的人来说,烹饪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,从营养搭配到色香味的调和,有太多神秘和喜悦等着我们去探索。掌握其中的真谛,不仅能让我们身体更健康,也能为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。
尤其疫情期间,不能外出聚餐,又担心外卖的安全与健康问题,正好与家人一起切磋手艺变身大厨,共享家庭烹饪的快乐。烹饪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调味料,也称佐料,它赋予菜肴色、香、味,大大促进食欲,有的还增加了营养。
那么,关于家庭调味料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?今天我们接着上次继续给大家介绍调味料如何使用等知识。
9.如何正确使用调味料?
(1)根据原料的性质进行调味。如烹制腥腻气味较重的原料时,则应适当多用一些能解除腥腻的调味品。而烹制鲜嫩的鸡、鸭、鱼、肉和蔬菜时应尽量保存原有的鲜美滋味,调味品不宜过重,以免压过原有的鲜味。调味料还有阴阳及五行属性,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,以后有机会我们详细讨论,总之记住几个简单的原则,要和食材的属性平衡(如八角配猪肉),要注意调料自身收发结合(如醋配蒜),要注意味道相佐使(酸加甜)等。
(2)应根据烹调方法的不同正确投放调味品。如清炖的菜肴与红烧的菜肴不一样,应按不同要求投放不同颜色和口味的调味品。又如炒菜用的姜蒜可以油煎,但凉拌菜用到姜蒜时可以生放也可以生煎结合并用。
(3)根据食用的口味进行调味。有人喜醋,有人喜辣,应根据食用者的口味准确、合理使用调味品,“酸+辣”也是调味料中的经典味对,应用得当满口生香,还有益于健康。
(4)通常来说冬季口味偏重,夏季口味则偏清淡,烹调时应顺应四季变化即应时使用各种调味料,以满足人们的口味和健康要求。如春季适合辛辣发散有助生发,夏天吃点咸,秋季则多用带酸的调料收敛,冬季则宜用焦苦,一年四季甜味均宜。
10.调味料日常使用有那些误区?
盐——误区1:在炒肉烧肉时加盐过早。事实上,若盐放得过早,会导致蛋白质遇盐凝固,肉变硬、老,口感粗糙。为使肉类鲜嫩,应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。
误区2:烹饪蔬菜时晚放盐。的确,在炒瓜果类蔬菜时需要晚放盐,因瓜果含大量水分,盐放早了,容易使水分和水溶性营养素大量溢出,影响外形、口感,因此建议在成熟装盘前放盐为佳;但在烹饪质地紧密、 高根茎类菜时,就要早放盐,以便使之充分入味。
味精——误区1:炒菜时过早放入味精。味精在加热高温时谷氨 变成焦谷氨 ,对人体健康不利。应尽量在菜肴出锅前投放,若菜肴需勾芡的话,则在勾芡之前放味精。
误区2:炒肉时放味精。其实,肉类中本来就含有谷氨酸,与菜肴中的盐相遇加热后,自然就会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——谷氨 。所以炒肉大可不必添加味精。除了肉类,其他带鲜味的食物也没必要加入味精,如鸡蛋、蘑菇、茭白、海鲜等。
误区3:凉拌菜放味精。味精在温度为80℃左右时才能充分发挥提鲜的作用。而凉菜的温度偏低,味精难以发挥作用,甚至还会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,影响感官。如果做凉菜时非要放味精,宜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凉菜之中。
误区4:放醋的菜里放味精。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,而且酸性越大,溶解度越低,鲜味效果越差。所以烧菜时酸味明显,醋加得比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。如糖醋里脊、醋熘白菜等都不宜放味精。
食醋——误区1:绿色蔬菜里放醋。青菜中的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极不稳定,醋可使青菜的亮绿的颜色丧失,影响其感观,所以绿色蔬菜里不宜放醋。但烹炒白菜、豆芽、甘蓝、土豆和制作一些凉拌菜时适当加点醋,可提高维生素C的利用率。另外加醋后食物中的钙质会被溶解,可促进钙被人体更好的吸收。加醋还有利于菜肴感官性状,去除异味,增生美味,使某些菜肴口感脆嫩。
误区2:醋能给肠道杀菌?虽然醋一定程度上可以给食物杀菌,比如糖蒜放在醋中能长期保存,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摄入量不足以达到给人体肠道杀菌消*的效果,也不能预防细菌性的食物中*。
11.家庭调味料可以当药吗?
许多调味料除具有调味、除腥、着色等功能外,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生姜/干姜、肉桂、白芷、丁香等香料都是比较常用的中药。
如生姜是中医大夫处方中常见的一味,具有驱寒暖胃、发汗止呕、杀菌、解*等作用,民间也有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用医生开药方”的说法;葱白可解表散寒,宣肺化痰通窍;如葱白生姜汤、红糖生姜汤可预防风寒感冒;八角茴香具有温阳散寒、理气止痛的作用。不过再好的东西也都讲究适量、不宜过量,特殊情况建议在医师、药师指导下应用。
“正气存内、邪不可干”,疫情期间更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、均衡的营养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来提升人体的正气,增强对病*、细菌等外邪的抵抗能力。同时可巧妙利用调味品来防病治病。下面推荐3款日常保健实用方。
(1)姜丝葱白汤:葱白(带须)2根生姜15克
制作方法:带须葱白、生姜洗净,葱白切小段,生姜切丝,加入3碗水(-毫升),大火煮沸后小火慢炖20分钟,捞出残渣,趁热喝下。 辛辣味的可加适量红糖。
功效:解表散寒、暖胃止呕;适用于预防风寒感冒或减轻感冒初期症状。
(2)红糖姜枣汤:生姜15克红枣30克红糖30克
制作方法:生姜洗净、去皮,切薄片,红枣掰开,加水3碗,大火煮沸后小火熬煮15分钟,加入红糖熬水成1碗(约毫升),趁热喝。
功效:驱寒发汗、补气益血;适用于预防风寒感冒或缓解女性痛经症状。
(3)醋大蒜:鲜大蒜60克白糖15克食盐5克陈醋60克
制作方法:鲜大蒜切掉根部,剥老皮,留2-3层内皮,加食盐拌和腌制或用冷开水兑成1-2%浓度的淡盐水浸泡1-2天;瓶/坛洗净,开水消*,晾干;糖、醋煮沸成糖醋汁,晾凉;瓶/坛中加入蒜头,糖醋汁浸没蒜头,密封,阴凉处保存,30天后即可食用。注意制作过程及取食时不能沾油。
功效:杀菌消炎、软化血管;适用于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心血管疾病的预防。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作科普宣传使用。
推荐阅读战“疫”时期,家庭调味料之盐、酱油你了解多少?权威发布科普小常识(25)
战“疫”时期,辣椒家庭保鲜,你了解多少?权威发布科普小常识(24)
战“疫”时期,食用菌如何选购和保存?权威发布科普小常识(23)
战“疫”时期,坚果如何选购及居家保存?权威发布科普小常识(22)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