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
农历的十月初一,大家可知道是什么日子?年轻人可能比较陌生,但是对于在农村的老一辈人来讲,这个节日就相当重要了,甚至它还被誉为是最具温情的鬼节,大部分人只知道清明节、中元节,却不知道十月初一的寒衣节。事实上,寒衣节它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,在很早以前就有授衣、祭祀以及开炉等习俗。
记得小时候,和家人一起看电视剧,很多故事当中,都有一个片段,每当寒冬将至,妇女们会拿出毛衣,送给在远方戍边、服徭役的亲人,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,逐渐发展为祖先、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。这便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寒衣节。
如今的寒衣节,已经被称作是中国三大“鬼节”之一,它的习俗,很多也和中元节类似,比如清代的寒衣节,潘荣陛在《帝京岁时纪胜·送寒衣》中说:“十月朔……士民家祭祖扫墓,如中元仪。晚夕缄书冥楮,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,于门外奠而焚之,曰送寒衣”。不过寒衣节在规模和所送物品上,却较中元节更为讲究,不但送衣服,还送钞票,而且对于祭祀的供品也有讲究。
老人就讲:“寒衣3菜不上供,财气安康不找来”,十月初一寒衣节,3菜记得上。不管是中元节也好,清明节也罢,民间都会准备丰盛的菜肴,来祭祀自己的先人,那么到了寒衣节,一般会做些什么菜来祭祀的自己的祖先呢?这里的3菜分别指的是啥?
第一菜:煎豆腐
在我们赣北地区的山村当中,祭祀的时候,多半会准备一些豆腐,而且这个豆腐是那种放入油锅中去煎好的,豆腐的寓意着“兜福”,人们在寒衣节吃豆腐,就是希望能够积攒自己的福气,同时得到先人的庇佑,在未来的日子当中,可以顺风顺水,带来好运。
煎豆腐的做法:相对也比较的简单,把豆腐冲洗干净,切成块,接着放入到油锅中去煎,它煎熟透,放少许的盐,来点酱油,接着就可以找一个碗把它盛出来了。
第二菜:红烧肉
祭祀的时候,大抵离不开荤菜,而在所有的荤菜当中,红烧肉可以说是难得的佳肴,这种也最适合拿来祭祀,要知道,在很久之前,或者是在祖辈那个时候,猪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吃到的,只有过节,或者是特殊的日子,才能吃到一块肉,红烧肉那可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味,用它来祭祀先祖,也是在告诉他们如今日子好了,红烧肉可以随便吃。
红烧肉做法:把猪肉清洗干净,切成大块,放入碗中,锅里放入少许的油,来点黄冰糖,接着倒入猪肉进行翻炒,放入八角、香叶、桂皮以及茴香,注入适量的清水,大火开始炖,直至猪肉软烂,来点盐进行调味即可。
第三菜:红烧鱼
当然要说寓意最好的祭祀菜,那肯定是鱼肉,鱼代表着“余”,它也意味着年年有余,祭祀的时候,给祖先带上一条鱼,就是想要告诉他们,希望保佑自己的子孙后代,一辈胜过一辈,生活也更加的幸福,同时也多有富裕。
红烧鱼做法:锅中放入菜籽油,烧热之后,放入盐和姜片,接着把处理好的草鱼放进去煎,煎制两面金黄的时候取出来,锅中留底油,然后开始炒料汁,炒好之后,放入鱼,加入少许的清水,烧至汤汁微干就可以了。
不同的祭祀节日,用的供品也是不一样的,不过这三菜,在我们当地出现的频率极其的高,这和人们本身的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,而且这些也是老一辈人吃的最多的,用这些食物来祭祀,也更能突出晚辈的虔诚之心。#秋日美食大赏#